历代诗词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文献>>历代诗词

明翠阁历代诗词

浏览量:1488 作者:明翠阁禅寺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07-04


image.png


明翠阁历代诗词



游明翠阁           
    
官志涵 (乾隆二十六年进士 翰林院检讨 记名御史)


  肩舆过城东,仰见石突兀。

  鸟鸣春满山,群峭绿如波。

  曲磴盘空行,人语出林末。

  琉璃驻小红,幡影荡佛骨。

  檐高云气深,江涨浪花阔。

  业业渡舟轻,旧响滩已没。

  来参玉版师,禅味颇清绝。

  半郭亦半村,萧散殊可悦。

  眷彼风日佳,诗思一触拔。





七绝明翠阁      

朱宏


巍巍古阁倚城东,一径崎岖翠色中。

四面青山皆入画,春花秋叶隔桥红。





       登剑津明翠阁     

林遂


     嵯峨高阁枕山巅,极目苍茫思渺然。

     有客题诗青石壁,何人倚剑白云天。

     峰依双塔孤城迥,地划三溪一水连。

     试忆化龙今古事,荒凉落日起秋烟。

                                    

 



           登延平明翠阁   

 清 林长楠


策杖重寻明翠阁,凌虚突兀壮西瓯。

九峰罗列窗前现,二水平分槛外流。

寒逼鱼龙星影动,气冲霄汉剑光浮。

放宽眼界开怀抱,长啸一声天地秋。

                                                           



  明翠阁 

  清 朱韶武


高阁插汉绕朱栏,穿过疏林曲磴盘。

一片白云归岫暗,数声红叶落江寒。

渔歌断续秋风乱,雁影横斜夕照残。

欲拟闲身留客宿,月明携酒与僧欢。

                                 

    

                       

               

                明翠阁               

  清 谢纯镳


   三巡画阁倚馋岩,眼底溪山尽不凡。

   峰带丹烟浮紫盖,水横剑气射孤帆。

   秋原稻熟炊香爨,古渡人回负药馋。

   最是合尖台畔好,天风拂挂满轻衫。

                                      

 



 临江仙     

                         潘枝东 剑社 


忆昔剑津成剑社,过江如鲫堪羞,①民生凋敝不能讴,万人齐卸甲,谁为保金瓯。

莫道杜陵无诗史,登临雁塔深秋;如磐风雨黯神州,②寒星初寄意,玉䴤不相谋。③

 

注:①东晋时,京国迁来江左,所谓“名士过江如鲫”。

   ②鲁迅诗“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

  ③“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论语》孔子语,王衍好清淡玄学,手持玉麈,因而误国,佛教无益于抗战年代,故言此。

 

 



明翠阁

黄紫云


明翠阁寺,巍立胜境

四贤之乡,地灵神钟

南望九峰,玲珑满目

福厦闽江,车船如织

两塔耸立,三溪南逝

明翠居中,尽揽诸胜

市区纸厂,拜伏两旁

面临深渊,背负龙山

悬岩峭壁,溪明山翠

建筑神工,宛若琼楼

闽北古隘,著称雄关

自建为阁,供神布教

前遭毁折,又获重建

古已闻名,今更辉煌

香烟缭绕,信徒如云

名胜佛地,德泽无疆

                      


 

                

          明翠重建三宝殿          

           叶鹰


 海滨皱鲁高僧众,剑浦秋阳夕照辉。

 大智宗师参盛典,千年古阁焕新姿。

 佛门重建欣堂美,宝殿恢光喜景熙。

 升座讲经明哲理,焚香礼拜悟皈依。

        

 



                   登明翠阁东山顶峰                      

  文承山


 百尺悬崖万壑松,溪环玉带水长东。

 山围闹市千层绿,桥束江腰万点红。

 翠阁重修添异彩,九峰妆点夺天工。

 登高更上一层好,无限风光在望中。

 

 



吟明翠阁

方方居士詩


  东门城外狮山阁,暮鼓晨鈡警世呜。

  旋转廊桥奇杰构,八闽第一冠延平。


               


      

            明翠阁            

陈国代 (武夷学院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高耸危楼峭壁端,傍江面市地天宽。

  晨曦通照红楼栋,夜月溶溶对凤冠。

 




五古 登延平明翠阁

汤贻汾


水程阅奔峭,十日厌鸣橹。

登高数飞鸿,秋气淡平楚。

地瘠草木瘦, 日暮钟磬古。

渺兹半壁区,信国昔开府。

志复社稷仇,力屈尺寸土。

伤哉朱鸟魂,化作剑龙舞。

萧萧青枫林,黯黯闻杜宇。

历劫千载悲,负险一水阻。

石激怒涛飞,如闻响军鼓。

 




近代文豪,诗人郭沫若先生1962 年秋到南平,写下咏南平诗二

首,南平明翠阁重建后,在接龙桥八角亭门首有用郭老原迹放大的咏南平诗,供游人欣赏:

 

咏南平(一)

廛市因山成,南平势不平。

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青。

信国曾开府,黄巢此筑营。

昔传双剑合,今见万家荣。

(二)

双江合流处,二塔耸江头。

山川异今昔,水火济刚柔。

造纸中心地,住家虚脚楼。

车船无日夕,仿佛在渝州。

作者原注:四川重庆市古称渝州,南平地势与之相似。

 



 

明翠元霄

周钦 (南平师范学校教师、市诗联学会)


狮岭欢腾剑水喧,巉岩百丈一楼悬。

龙灯笙管长街闹,渔火烟花映画檐。

 


 


明翠阁

徐宣烈(雨平峡阳中学高级教师、市诗联学会)


灵山即是凤冠岩,佛阁凌空俯大千。

玉馨梵音君悟否?水明峦翠任留连。

 


 


七律 明翠阁

郭秋妹(南平市诗联学会)


明翠风光接剑津,依山傍水立崖嶙。

游人似涌求天佑,香客如流拜佛真。

弥勒像前皆叩首,释迦殿内众躬身。

红尘究竟缘何故,只把虔诚寄与神。





登南平明翠阁赋寄荪簃 

                          施蛰存教授


水挟滩声急,山从暮霭侵。

一楼尤突兀,三度独登临。

北辙征尘起,南云别恨深。

阑干虚拍遍,所得是沾襟。





吟明翠阁

郑长裕(原中共南平地委员、地委秘书长、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层峦叠翠势巍峨,浩渺平湖荡碧波。

高阁崇台凭远眺,阳光普照美山河。

 




明翠阁

徐榕芝(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


霞蔚云蒸明翠峋,观音普渡有缘人。

歇山龙脊攀南斗,玉柱凤冠倚北辰。

佛隐华林开胜境,客来禅寺洗凡尘。

德行便是安身果,至善真为长寿因。

 

凤冠叠翠涵清华,甘露扬枝菩萨葩。

禅寺钟鸣燃火烛,灵台鼓响挂袈裟。

福增业报华林国,善举修行世外家。

胜境秋蝉无限意,宝山霞蔚夕阳斜。

 




咏明翠阁

林明盛(福建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小学高级教师)

 

连云叠翠蓬莱境,傍水依山美景收。

碧瓦红墙擎玉柱,悬崖峭壁耸丹楼。

雕龙画凤佛光耀,飞角重檐宝殿猷。

闽北阁宏称第一,风光秀丽任君游。

 




咏明翠阁

官民(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南平作协、书协会员、南平市老年书画学会副秘书长)


古阁轩昂香火盛,一泓圣水荡心尘。

晨钟敲醒迷途客,幕鼓招回越轨民。

凡事有因皆有果,此身求佛首求仁。

随缘便是消烦汤,知足方为得意人。

 




吟明翠阁

陈晓春 (南平市诗词檀联学会首任会长祖源陈子波先生之长子)


日照灵山貌,新桥呈眼前。

游客川流至,明翠喜留连。

 




明翠阁

林伯金(福建省楹联学会理事、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江上奇峰悬佛阁,延平名胜客游多。

舟经三水汇流处,钟和涛声咏禅歌。

 

千秋古刹傍溪流,香袅佛前消了愁。

信步闲游明翠境,独雄地势览群楼。

 

知名古寺耸江边,万众登临赞叹锦。

清静宜人风景雅,旅游避暑益寿年。

 




明翠阁

朱丽珍(原插队知青后为乡村教师)


国楼有烟管飞去,留下刀痕斧劈岩。

寄语高僧来梦境,前缘再续领心禅。

凤冠岩上阁超然,上洞紫霞临水悬,

翠滴佛陀生万相,飘香虚脚舞翩翩。

阁楼檐角古风格,斧削刀臂万仞峰。

寄语住持捎梦到,再听禅语慰吾宗。

信徒络绎求神佑,人寿年丰五谷间。

 


 


风入松

林镜清(中国幻方研究者协会普及教育部部长,博学多才的旅缅(甸)归侨耄耋)


凤冠顶上紫云飞。玉佛慈悲。风光明翠观音阁。越千年烟火花枝。宝殿接龙巧构,螺旋亭子迎晖。项南研读建溪时。景敛愁眉,化龙双剑延津远,喜沧桑流水题诗。新月天人合一,红花招展端厄。

 

注:抗日战争时期,原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顾委委员项南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曾避入明翠阁,在螺旋亭八角楼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林老对国学颇有研究,他的哲理初探之作的《易经组合规律》一文发表在香港九畹刊物上,备受学术界青睐。香港易经研究会会长陈汉水先生赏识有嘉,特聘林镜老为该会高级顾问并签发证书以褒奖。






联系我们

南平市狮山凤岩

0599-8846889

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南平明翠阁禅寺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18012008号-1